![]() |
【佛山陶瓷网】《中国砖王》 第8章:有规矩方可成大器 |
|
【yedelin】2013-7-11发表: 《中国砖王》 第8章:有规矩方可成大器 夏夜的南庄吉利河畔,最热闹的是这儿的水乡茶楼。聚福楼酒店内,一张大桌子围坐着七八个茶客,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受周围环境闹哄哄的影响,正对着一份材料,七嘴八舌地讨论着。这是明珠厂新组成的班子成员, 《中国砖王》 第8章:有规矩方可成大器夏夜的南庄吉利河畔,最热闹的是这儿的水乡茶楼。聚福楼酒店内,一张大桌子围坐着七八个茶客,他们似乎一点也不受周围环境闹哄哄的影响,正对着一份材料,七嘴八舌地讨论着。 这是明珠厂新组成的班子成员,在叶德林的召集下,提前讨论制定厂规、厂章以及有关奖罚细则等。在试产这个星期以来,连续几个晚上,他们都是利用下班时间,聚集在这儿边喝夜茶,边筹划制定治厂的“大法”。 叶德林对大家强调:这是赶在正式投产前要做的头等大事,谁也不能缺席。 “三军未动,制度先行”,这又是叶德林一种做法。 “我和大家表明,我们这是公家厂,领导安排我来带这个队,我为上级负责,你大家得为我负责,一级管一级,但不是人管人,而是由制度管人,我和大家一样,定下制度后,就由制度来管,谁违反了,不管天皇老子,一律按制度‘斩杀’,无人情讲的。”叶德林告诉大家,“为什么要提前建立好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呢,因为,有规矩才成方圆。我先向大家表明态度,我这个人做事看重结果,我以结果论英雄,我们眼下制订的规章制度,就是一个目的,为结果服务,最终为做好工作,创一个一流的企业服务。”第一天大家集中时,叶德林就开始宣布了自己的治厂策略。 时间推移到一个多月前,叶德林提前让办公室主任关以然把镇内各厂、公司的规章制度收集起来,再参照香港、台湾合资厂的一些做法和规定,然后根据陶瓷厂的工作实际,与筹备小组逐一拟出了初稿。现在,大家是在讨论初稿的基础上,最终定稿。 待招收第一批工人陆续到位后,叶德林在没有装修好的二楼会议室,开始对300多名工人进行分期分批的岗前培训,其培训内容除了各岗位的技能外,还有一项“公共课”——那就是学习,背熟厂章厂规。而且每个班的第一堂课,叶厂长都来和大家见个面,但不去演绎有关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,他说只是来和大家认识一下,聊聊家常,那是他熟悉员工,尽快和员工拉近距离的一种做法。令人至今不解的是,只要和他“聊”过一次的员工,日后他便能记住你的名字,甚至在众多人的队伍面前,认出你,叫得出名字来。 这是一个善于用心待人,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老板,这在日后已成为叶德林的一种“本色”,也是叶德林独有的个人魅力! 现在成长为新明珠集团副总裁的简润桐,对此颇有感触:“我记得当初进厂时,叶厂长在我岗前培训时对我说:你父亲是个老村长,是大家非常尊重的老革命,他老人家却看得起我,把你从盐步那边的厂调到我这儿来,交给我用,我非常感谢他,同时也给我有压力,这样吧,我们一同来做好工作,别辜负老人家的期望好吗,但我得把丑话讲在先,你若违反厂里的制度,我是同样不给面子的。我主张我的员工以结果论英雄,所以我也希望你争气,你做好工作就等于帮了我。叶厂长对每个员工的‘影响’当然不是千篇一律的,他会因人而异,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,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帮助你,因此,凡是跟了他,你就会深受教益,就会很快进步。” 早晨,离8点上班时间还有一刻钟,明珠厂门口,连着门卫室排了长长一队人龙,有路人看了这情景,不解地嘀咕:这些人在排队领东西吗?待看清了,却见是上班的员工在排队打卡。明珠厂在试产期间,就开始实行员工上下班打卡制度,从厂办的管理干部、正副厂长到下面各车间工人、包括司机、清洁工等,一律的全员制,没谁有特权,只是正副厂长事务多,在外应酬多,但同样要打卡,然后加以注释才行。叶德林则首先带头执行。开头,管生产的副厂长老潘对此不习惯,他未调来明珠厂之前,也是一个副厂长,但原厂的上下班管束很宽松,现在要自己带头遵守,每天与员工一齐站在大门口排队打卡,觉得有点失面子,不过几天坚持下来后,他就为眼下新厂的做法感到满意了,工人时间观念强,讲求工作效率,精神面貌很好,比之他所在的老厂,简直是天壤之别,他为叶厂长的这些新做法公开叫好。 明珠厂的工人,大多是来自本乡本土洗脚上田的农民,带有传统的散慢习性和随意性,尽管有些是从其他集体厂转来的,面对叶德林这套“正规军”的要求和做法,大家一开始都感到无法适应。有些人还悻悻地暗中叫骂:“这是香港台湾的资本家做法!”又说:“我们这是社会主义集体厂,用得着这么多束缚么?” 说实话,明珠厂的“束缚”条律,比起镇里的其他企业,确实是多了许多。叶德林平心静气地和大家解释说:我们不要和落后的企业比,我们现在就要学习做大企业的那套办法,要从办一流企业的目标出发,一开始就按一个高规格去做。比如你能跑100米,你若是定下90米,那你肯定达不到目标,而你定下跑110米,你就有可能超过目标。我就是想日后有个好的结果,争取把明珠厂办成全国第一,甚至世界第一。 这是1993年,也是叶德林刚刚踏入建陶业的第一年,而一开始叶德林就为自己和企业定立了奋斗的目标,并通过一系列规矩和办法,“创一流产品,办一流企业”,可见其志存高远、高屋建瓴。而10多年后,叶德林初时看似“虚浮”的目标,竟然化为现实,其领导的新明珠集团真的成就了诸多中国第一,正扬名世界,这点不到你不服! 但叶德林并不是什么算命先生,他只是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,并脚踏实地地付诸实践,因而,他达到了。 在明珠厂的档案室里,我找到了当年和逐年修订的一批厂章厂规,那其实也算是他们取胜的一个独门武器吧,其详细、明晰、系统、全面的程度有点让人吃惊。厂里当年还没来得及买打印机,那些“文件”全是用笔写在便笺上,然后复印出来,人手一册发到大伙手上的。 其中有:《93年员工管理制度》、《员工违反厂章、厂纪处罚细则》、《员工计酬方案》、《六大部门承包计酬办法》、《93年企业任务及指标》等等,计有一万三千多字,而随后到96年起,开始以打字机打印的《96年员工管理计酬方案》则显得更加规范和成熟,继而被沿习使用,成了管理明珠厂的铁律和大法!原来,眼下新明珠集团的规范化管理,一直是叶德林在沿用自己“制度化”管理明珠厂的“精髓”,也是其制度化不断充实、不断发展、不断提高的结晶所在! 以结果论英雄。先有目标,再有章法,后有绩效。说到底,就是每一个员工都要遵章守法,创一流的业绩,从而完成企业的目标,取得优异的战果,最终结果是办一个一流的企业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结果永远都是首位的。没有结果,不赚钱的买卖,是做不下去的。现实就是现实,没有人去注意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,荣誉只会给予创造业绩的英雄。你技压众人,出类拔萃,你才能当冠军,而只有这时才有资格去谈论你过程中的酸甜苦辣。 凭着制度绝情,凭着一切以结果论英雄的管理宗旨,明珠厂这个乡镇企业,一开始就显示出走向国营大厂甚至国际公司的规范化管理风范,各项工作实绩自然也显示出“与众不同”的效果,经济效益一直成为南庄镇属企业最好之一。 当年进厂时的机修工,后来成长为明珠一厂厂长的关浩宁满有体会地说: “叶董一开始办厂时就定位高,目标明确,讲究以制度管人,人人以结果论英雄,所以,我们厂从开头一条生产线,到半年后3条生产线,再到两年后增加到9条生产线,发展是超常规的。” 叶德林yedelin相关"《中国砖王》 第8章:有规矩方可成大器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叶德林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叶德林yedelin的支持,对于《中国砖王》 第8章:有规矩方可成大器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(【yedelin】更新:2013/7/11 21:14:38)
![]() |
![]() |
资讯中心,相关泛建陶家居资讯,企业新闻、企业相关发展以及产品销售。把握佛山陶瓷网,把握行业脉搏。这里提供相关关于公司厂家新闻、资讯和联系,工厂商家价格信息,发布商业供求招商商业资讯。佛山陶瓷网陶瓷行业第一综合商务资讯服务网站。手机移动版佛山陶瓷[佛山陶瓷网] |